2018年11月30日,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广州珠江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省21个地级市专家教授和学术骨干共300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常务副秘书长李志成同志主持此次大会,学会会长陈汝福教授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周伟教授出席大会并讲话。
大会现场
常务副秘书长李志成同志主持会议
开幕式上,学会会长陈汝福教授对全体参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并以一名院长的切身经历,指出成立新生儿专委会在立足点、发力点上的优势之处,将与其他学会一道在新生儿专业领域共谋发展,合作互补,期望专委会无论是在大方向,还是在细节上均能求真务实,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陈汝福会长致辞
大会上,周伟教授对大会筹备工作做了通报,从筹备之初,搭建专委会结构框架,专委会顾问、副主任委员及委员遴选条件,成立后的工作设想等均做了详细的叙述。
周伟教授通报筹备工作情况
大会举手表决由专委会筹备组推荐的大会选举监票组成员,并等额无记名投票分别选举出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周伟教授为专委会主任委员;选举刁诗光、李伟中、李晓东、张坤尧、陈志凤、欧阳颖、孟琼、郝虎、敖桢桢、聂川、黄书炜、黄宇戈、黄辉文、戴怡蘅、魏谋等15位教授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选举魏谋为专委会秘书长。另外,推选王斌、庄思齐、何少茹、杨传忠、肖昕、吴本清、余加林、宋燕燕、张又祥、张华岩、陈云彬、林霓阳、柳国胜、黄为民、崔其亮、傅万海、赖剑蒲等17位教授为顾问。
监票组周艳同志宣读选票结果
周伟教授表示,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新生儿专委会的成立,作为首届主委,深感任重道远,在以后的工作中,将在学会的领导下,立足基层,大胆创新,搭建优质平台,为广大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更为广泛的学术交流、技术帮扶、技术创新、规范管理,同时也期望各地区的专家、骨干献计献策,群策群力为消除地域差异,深层合作、共同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陈汝福会长为主任委员周伟教授颁发聘书
会长陈汝福、常务副秘书长李志成与主任委员周伟教授合影
主任委员周伟教授为顾问和委员颁发聘书
主任委员周伟教授为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主任委员周伟教授为魏谋秘书长颁发聘书
魏谋秘书长支持学术研讨会
会后,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如期举行。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庄思齐教授带来了《早产儿营养管理问题》,就目前早产儿营养中的争论话题、误区做了很好的阐述,提出了改进方法及诸多临床中的注意事项,提出的新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庄思齐教授授课
中山大学第六医院肖昕教授及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琨教授主持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来栓教授带来了《如何规范早产儿脑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了早产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阐述了临床操作及药物干预带来利害,提出了婴儿的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指明神经保护措施需始于产前,需要产儿科医生的共同努力。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来栓教授授课
来自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张华岩教授给大家分享了《以病理生理为基础的机械通气》,给大家详细分析了临床常见的几种新生儿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通气的要求,指出机械通气的目标是大道足够的通气和氧合、避免肺损伤,而选择正确的通气策略往往是较为困难的,需要个体化分析,最终达到最佳肺容量。
美国费城儿童医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张华岩教授授课
在随后的《NICU标准化管理》授课中,张教授对比了中国与美国NICU的差异,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举例(如PDA关闭、感染预防、早产儿护理等)提出了解决方法,指出目前对于重症和极早产的最佳临床管理存在很大争议,而NICU治疗的目标不应该只是为了追求存活率,通过标准化管理,达到“完整存活“的远期目标。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崔其亮教授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张又祥教授主持
研讨会上,参会人员就以上问题召开了热烈的讨论,均表示本次学术会议贴近临床,给基层的临床思维带来了质的升华,对以往的一些不规范的行为找到了改进的方法,解开了诸多存在于工作中的疑惑,对基层日常临床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学术研讨会现场
最后,周伟教授致辞,对授课的嘉宾及到会的各位同道再次表示感谢,同时表示将以实际行动促进此类学术交流及经验分享,将“搭建平台、服务基层”落到实处。
主任委员周伟教授致辞
陈汝福会长、李志成常务副秘书长及第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顾问合影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全体人员合影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