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福:孵化基层肝胆胰人才,规范化运用胰腺微创技术
发布日期: 2018-10-18 浏览次数:1506

肝胆胰疾病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如今,微创正成为肝胆胰外科手术的一种趋势,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根治率高等优势,是国际医疗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在大医院,即使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种普外科的高难度手术都可在腹腔镜下进行。但在基层医院,由于资源的匮乏和技术的相对落后等原因,微创技术不管是普及性还是规范性都有所欠缺。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成立大会


为了推动解决这个问题,为广东地区患者施行最优化的诊治,8月3日,经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批准,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汝福教授带领筹备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在广州成立,陈汝福教授全票当选为首届主任委员。陈汝福教授表示,肝胆胰微创分会充分发挥会员医院的肝胆胰专科优势,将优质肝胆胰微创医疗资源下沉到华南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着力推广相关微创技术,培育肝胆胰人才,推动肝胆胰疾病诊疗规范,将常见的肝胆胰微创手术推广至基层医院,使得当地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微创手术带来的便利,助力基层在转诊前做好早期规范处理,为后续救治奠定良好基础。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会长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主任委员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主任

陈汝福教授

陈汝福:远程“三机制”,培育基层肝胆胰人才

陈汝福教授介绍,分会将陆续提供与业界大牛“取经”的机会,大力打造远程平台,将远程“双机制”发展为“三机制”,即在远程会诊、远程学习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对口帮扶远程会诊机制。与此同时,上级医院将定期开展一系列手术网络直播活动,邀请基层医师远程观摩手术并参与讨论。不仅如此,分会将承担起孵化基层肝胆胰人才的功能,依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建立骨干培训机制,接收基层医院医护人员进修,帮助他们逐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从而将优质肝胆胰微创医疗资源下沉到华南地区基层医疗机构,以提升基层医疗对肝胆胰疾病的诊疗水平。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副会长

廉江市人民医院院长

杨柳明教授

杨柳明:抓住机遇,积极对接

据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副会长、廉江市人民医院院长杨柳明教授介绍,学会目前有160多家会员医疗单位,覆盖了全省大型三甲医院、县区级医院、乡镇医院、部分社区医疗中心负责人以及相关企业代表。发挥广东省内优质胰腺微创医疗资源,努力提高基层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以医疗水平,是学会的办会宗旨。他希望基层医院带头人能抓住机遇,积极对接,以促进区域间的医疗资源纵向流动和推动医疗服务同质化。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

胡以则教授

胡以则:胰腺重症疾病防治任重道远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胡以则教授上台致辞,已在临床工作了54年的胡以则教授指出,“在胰腺疾病方面,有两个难点——重症胰腺炎与胰腺癌。重症胰腺炎依然是良性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而胰腺癌依然是癌中之王。以前,肝癌是癌中之王,但按现在的医疗技术,患者存活率也有超过30年的例子,但胰腺癌5年生存率仅有5%左右。肝胆胰微创分会任重道远,希望分会为攻克胰腺疾病的难题做出卓越的贡献。”


番禺区中心医院院长苏波教授宣读《关于同意筹建并成立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的批复函》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李志成主持肝胆胰微创分会成立大会仪式


分会成立旨在孵化基层肝胆胰人才

陈汝福教授指出,“推动肝胆胰诊疗规范化有助于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对患者施行最优化的诊治,提升基层诊疗技术。让病人无论在哪里手术,都可获得同样的治疗效果,这也是分会成立的意义所在,而孵化基层肝胆胰人才是分会成立的目的之一。”


陈汝福教授为副主任委员颁发聘书


据统计,此次大会共进行了50个精彩的学术演讲及13台精湛的手术演示,共12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参会代表就肝胆胰领域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建立有关微创手术的规范标准,让微创“合理化”运用。


名誉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合影


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肝胆胰微创分会成立全体合影